
提到崇祯皇帝朱由检,大多数人都会不禁叹息,认为他是那个“注定要灭国的国君”。他一方面积极治国,力求改革,另一方面却极度多疑、性格暴躁、刚愎自用,这些性格特征使得他在治理国家时往往与下属的意见发生冲突,甚至导致了官员的频繁更替。内阁学士、六部九卿等大员,几乎像走马灯一样更换,一茬又一茬,这种局面无疑加剧了国家的动荡。
朱由检的复杂个性,笔者认为,和他那充满阴影的家庭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。虽然他出生在皇室,但朱由检的童年却异常艰辛,甚至可以说是充满了坎坷与不幸。而这一切的根源,正是他那位外祖父——明神宗的影响。
01
朱由检的父亲,光宗朱常洛,似乎是一个注定不被重视的人。光宗的母亲王氏,只是宫中的一名普通宫女,年轻的明神宗在一次偶然的机缘下临幸了她。仅仅一次的偶然,王氏便怀孕了。
展开剩余81%然而,明神宗并不喜欢王氏,对这次“偶然”更是三番五次地否认,甚至在最初一度拒绝承认王氏怀上了他的孩子。直到李太后和朝臣们的强烈要求,明神宗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。于是,王氏和朱常洛母子便成为了皇室眼中的“麻烦”,他们的存在并未得到任何欢迎。
尽管王氏为大明朝诞下了皇长子,但她依旧只是被封为“恭妃”,而朱常洛在万历二十九年被封为太子后,母亲并未被提升为贵妃,这与其他皇族的待遇相比,显然是异常冷淡的。直到万历三十四年,朱由校出生后,王氏才被晋封为皇贵妃。相比之下,明神宗宠爱的郑氏在万历十四年便被封为皇贵妃,足见明神宗对王氏的漠视。
根据明朝的规定,皇子和皇孙通常在十岁左右便会开始接受正规教育。然而,朱常洛却直到十三岁才开始接受教育,且一拖再拖,期间断断续续,甚至有时被中断。史学家曾认为,朱常洛在某些方面“半文盲”,这样的评价也并非毫无道理。
更为严重的是,明神宗还曾想废除朱常洛,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福王为太子,导致了长达十五年的“国本之争”。即便朱常洛最终被立为太子,但他依然深陷各种政治漩涡,身处风口浪尖。二十年的太子生涯,他几乎每一天都在小心翼翼地度过,深怕被父亲明神宗废除。可以说,朱常洛是一位充满屈辱的太子,甚至连宫中的太监都敢欺负他。
有一次,在寒冷的冬天,朱常洛在宫中读书时,暖盆里的火熄灭了,太监们竟不肯为他加炭。即便他冷得瑟瑟发抖,也不敢让太监们为他添火。这一幕,足以让人看出朱常洛在父亲面前的渺小与无奈。
02
朱常洛如此不受父亲待见的情形,显然也延续到了他的儿子们身上。朱由检的出生,皇宫内几乎没有任何人对其表示关心,明神宗甚至连按照惯例该给孙子们的赏赐都没有给予,更不用说去看望他了。
当明神宗去世时,朱由检才十岁,而在这十年中,他只见过祖父一次面。事实上,这次见面充满了浓厚的政治色彩。万历四十三年,发生了震动朝廷的“梃击案”,朱常洛被指控卷入其中,而郑贵妃被牵连其中。为了解决郑贵妃的问题,明神宗特意召见了文武百官和自己的孙子们,这也是朱由检以及其他皇孙唯一一次见到祖父的机会。明神宗表面上慈爱有加,但这场“父慈子孝”的戏码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。
然而,朱由检的父亲光宗,却像个无所事事的幽闭者,几乎没有精力关注子女们的成长。光宗常年住在东宫,与外界隔绝,而朱由校、朱由检等兄弟姐妹们则被疏远地安置在勖勤宫。无论是在生活还是教育上,光宗对孩子们的关心极其有限。作为一个没有政治能力的父亲,他对朱由校和朱由检的影响几乎为零。
03
朱由检的生母刘氏,是光宗众多侍妾中的一位,刘氏为人温和贤淑,性格憨厚,尽管为光宗生下了儿子,但她并未得到应有的待遇,反而常常受到光宗其他妃嫔的排挤。光宗也在其他妃嫔的影响下疏远了她。
朱由检五岁时,刘氏因忧愁过度而去世,然而,关于她死因的记载却令人怀疑。按照《明史·后妃传》的描述,光宗在得知刘氏去世后,深感惧怕,怕父亲明神宗会知道,于是下令将其葬在西山,并将消息封锁在宫中。显然,光宗对刘氏的死非常忌惮,若她的死是自然死亡,何必如此掩盖呢?我个人认为,刘氏很有可能是被光宗一怒之下打死的。
刘氏去世后,朱由检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。有史料记载,年幼的朱由检常常因思念母亲而泪流满面。一次,他向宫人询问西山的申王坟,接着又问旁边是否有刘娘娘的坟。当宫人回答“有”的时候,朱由检便沉默了下来。这个时候,他终于意识到,刘娘娘的坟就是自己的母亲。为了表达思念,他甚至私下里贿赂宫人,秘密前往西山替母亲祭拜。
刘氏去世后,朱由检改由光宗最宠爱的妃子李康妃抚养,而这位李康妃后来也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“西李”。她的野心不可小觑,曾在光宗临终时强行要求他封她为皇后,甚至在光宗死后,借助权势监禁了熹宗朱由校,试图掌控大权。李康妃对待子女冷酷无情,她的行为最终也影响了朱由检。尽管史书中没有直接记载她虐待朱由检,但从后来的史实来看,西李显然并不是一个仁慈的养母。甚至当熹宗朱由校长大后,也曾公开在朝堂上控诉她对自己和朱由检的虐待。
04
在经历了五年与西李的痛苦相处后,朱由检被转交给了“东李”李庄妃抚养。东李的性格温和且谦逊,虽然她的地位低于西李,但她待朱由检如亲生儿子一般,给了他一份久违的母爱。这几年的生活,虽然短暂,却是朱由检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温暖时光。
不久后,东李去世,这使得朱由检再次面临亲人的离世。十岁丧父,五岁丧母,十二岁丧养母,朱由检的心灵几乎被彻底摧毁。即便他有一个体贴的哥哥朱由校,但朝廷的政治斗争早已将他们兄弟卷入其中。魏忠贤与客氏的权力争斗,不仅让朱由校的皇后张皇后遭遇暗害,还让朱由检自己也深陷在政治漩涡中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朱由检逐渐形成了多疑、猜忌的性格,甚至在生病时,他也不敢轻易服药,怕被暗害
发布于:天津市众合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